本报讯记者付朝欢报道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《5G规模化应用“扬帆”行动升级方案》,面向2027年底提出了“构建形成‘能力普适、应用普及、赋能普惠’的发展格局,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”的总体目标,明确将通过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、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,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指出,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、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,连接促进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,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。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,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,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2021年7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9部门印发《5G应用‘扬帆’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。截至2023年底,各项既定目标全部超额完成,5G应用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。”这位负责人表示,现阶段,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、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,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,巩固现有发展成果,进一步推动5G应用实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。为此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《升级方案》,围绕应用、产业、网络、生态“四个升级”,系统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。
——通过加速新型消费、生产经营、公共服务等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,持续推动“应用升级”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:面向新型消费应用,通过培育新终端、丰富新体验、营造新环境,促进应用、网络、内容、终端协同创新,不断丰富5G新消费新体验;面向工业互联网、智慧电力、智能矿山、智能油气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农业、智慧海洋等生产经营领域,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实现提质增效降本;面向政务服务、数字教育、社会治理、智慧文旅、卫生健康、广电视听、数字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,促进供需精准对接、优质资源共享复用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《升级方案》提出低息配资开户,计划到2027年底,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%,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%,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,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%,实现多方位深度赋能。
——通过提升核心产业、融合技术、应用产业、标准体系、应用安全等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,持续推动“产业升级”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:面向5G技术产业演进升级,重点推动5G—A和5G毫米波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链成熟;面向融合技术研发,推进5G与AI、北斗、边缘计算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以及行业技术深度融合;面向融合应用产业,提升芯片/模组、融合终端/装备、行业虚拟专网、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能力,加快适配各类行业应用主体需求;面向融合应用标准,加速关键融合应用标准制定、完善和推广,健全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;面向应用安全能力提升,加快应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和重点产品研制。
《升级方案》提出,计划到2027年底,打造形成超1000款创新行业终端模组产品,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,全链条支撑能力稳步夯实。
——通过强化面向公众和行业的网络服务能力,持续推动“网络升级”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:面向公众高品质网络服务需求,加速5G向偏远区域延伸,深化重点场景高质量覆盖,加快推动5GRedCap县级以上城市连续覆盖,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—A升级演进;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,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重点领域规模部署和在新兴场景普及应用,扩大5GRedCap、5GLAN、定位增强、无源物联、通感一体等技术应用,带动云平台、边缘计算节点、智算基础设施等建设,探索建立基础电信企业和行业企业网络共管共维新模式。
《升级方案》提出,计划到2027年底,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,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,全场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。
——通过凝聚地方、企业、平台等主体创新合力,持续推动“生态升级”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:充分发挥地方引导作用,鼓励地方加大对5G应用发展支持力度,建设5G应用规模发展城市,依托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5G产业园区;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成长,培育一批面向行业5G应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;充分发挥平台带动作用,打造一批5G应用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和应用推广载体,搭建5G应用“出海”交流合作平台,依托“绽放杯”大赛持续推广典型方案和成熟商业模式。
《升级方案》提出,计划到2027年底,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,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5G应用创新载体,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、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,多层次协同创新有力强化。